刘邦能一统天下,最大的“功臣”是谁?他帮刘邦挡了“枪”
在秦末的历史舞台上,英雄豪杰辈出。刘邦最初的实力并不十分突出,但是,最终他却能脱颖而出,建立大汉王朝,最关键的一步是其打败了西楚霸王项羽。刘邦能取得这一成就,常被人归功于张良的智谋、韩信的军事才能等。
然而,真正的最大功臣或许另有其人。在大部分诸侯畏惧项羽,皆对其敢怒不敢言之时,他首先起兵反对项羽,以自己的兵败身死,成功为刘邦吸引了火力,若是没有他挡枪,刘邦估计便是那个项羽杀鸡骇猴,必须首先消灭的出头鸟了。
此人便是田荣,若没有他,刘邦的命运或许会截然不同,极有可能早早死于项羽刀下。那么,田荣究竟是何人?他为何如此痛恨项羽,誓死要将其赶下神坛呢?
一、乱世豪杰
田荣是秦末时的齐国旧贵族,生逢乱世,见证了秦的暴政与天下的动荡。战国时期,齐国曾是与秦国并列的东方强国,后被秦国所灭,但在秦国的苛政下,民众过得苦不堪言,在齐地百姓心中,对齐国的归属感和复国愿望一直很强烈。秦末大泽乡起义爆发后,田荣与兄长田儋、堂弟田横趁势而起,在齐地举起反秦大旗。
公元前209年,陈胜派周市攻略魏地,到达狄县(今山东高青县东南)。田儋设计杀死狄县县令,自立为齐王,田荣成为其得力助手,一同组建起齐地反秦武装。他们迅速收复齐地大片领土,多次击败秦军,使得齐地成为反秦的重要力量。田荣在战斗中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领导智慧,他善于组织军队、制定战略,是齐军的核心人物之一。
后来,秦军主力章邯攻魏,齐王田儋率军救魏,在临济(今河南封丘东)与秦军激战。田儋不幸战死,田荣收拢残部,退往东阿(今山东阳谷县东北阿城镇)。此时,项梁率楚军前来救援,在东阿大败章邯,田荣得以喘息并重新整顿军队。此后,田荣继续领导齐军,为恢复齐国而战,与秦军展开长期斗争,为齐地的反秦事业立下赫赫战功。
二、矛盾根源
田荣与项羽的矛盾由来已久,根源可追溯到项梁之死。公元前208年,项梁在东阿击败章邯后,一路追击秦军。章邯得到增援后,反攻项梁,项梁向齐、赵求救。当时,田荣正与田假等人争夺齐国王位,田假被田荣击败后逃到楚国,田角、田间逃到赵国。田荣要求楚、赵杀死田假等人,楚、赵拒绝,田荣因此怀恨在心,拒绝出兵救援项梁。结果项梁在定陶被章邯击败战死,项羽自此对田荣埋下仇恨的种子 。
此外,在反秦战争后期,项羽率领诸侯联军西进关中时,田荣因与项羽的矛盾,没有参与此次行动,这使得项羽对他更加不满。在羽认为,田荣不仅见死不救,还在反秦的关键时刻置身事外,这种行为是不可原谅的。
三、分封不公
公元前206年,项羽在巨鹿之战中大败秦军,并一路势如破竹,带领诸侯联军彻底推翻秦国。此时,项羽的威望如日中天,又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,诸侯皆对他十分畏惧。
但是,实力强大的项羽,目标则更为远大,他企图凭借自己强大的军事力量,主导分封诸侯,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分封秩序。但是,项羽只有嫡系军队五万人,想碾压天下诸侯无异于杯水车薪,于是,项羽别出心裁,利用自己暂时无与伦比的威望,通过分封制造诸侯之间的矛盾,让其相互制衡,这样自己居中协调,就可以左右逢源,稳坐钓鱼台了。
因此,项羽将天下分为十八个诸侯国,并自封西楚霸王,凌驾于所有诸侯之上,意图获得类似于周天子的统治地位。然而,想法很美好,项羽实力不足,这次分封反而成了彻底点燃诸侯矛盾的导火索,天下很快又进入战国时期相互攻伐的状态。为了维护自己分封秩序和诸侯之首的地位,项羽不得不到处灭火,疲于奔命。
所以,项羽的分封很不公平,因为他分封诸侯的原则并非完全基于功绩,更多考虑的是亲疏关系和自身利益。他把齐国一分为三,封田都为齐王,都临淄(今山东淄博东北);封田市为胶东王,都即墨(今山东平度东南);封田安为济北王,都博阳(今山东泰安东南)。田荣作为齐地实际的军事和政治领导者,在反秦战争中战功卓著,却未得到任何分封。他拥立的田市不仅被改封到偏远的胶东,还面临被田都取代的危险。
田荣自认为在反秦战争中出力甚多,齐地的收复和稳定都离不开他的努力,理应成为齐王。项羽的这种不公平分封,严重损害了田荣的利益和尊严,让他感到被项羽公然羞辱。损人利益如杀人父母,乃不共戴天之仇。因此,田荣心中对项羽的愤怒,如同火山一般难以抑制。项羽在西楚霸王的位置上屁股还没坐热,田荣与他的正面冲突便爆发了。
四、后续影响
面对项羽的不公分封,田荣于公元前206年率先起兵反抗。他首先击败齐王田都,田都逃往楚国。田荣又阻止田市前往胶东就封,田市害怕项羽,偷偷前往胶东,田荣大怒,派人追杀田市于即墨,随后又攻杀济北王田安,重新统一三齐之地,自立为齐王。
田荣起兵,是对项羽分封秩序的公开挑衅,为了维护自己西楚霸王的地位,项羽于公元前205年亲率大军进攻齐国。田荣虽然军事力量不如项羽,但他凭借齐地百姓对项羽分封的不满和对本土政权的支持,进行了顽强抵抗。齐地的战争陷入胶着,项羽军队在齐地遭遇激烈反抗,进展缓慢,深陷战争泥潭,消耗了大量兵力和物资。
此时,刘邦则抓住项羽主力被牵制在齐地的绝佳时机,迅速平定三秦,占据关中地区。关中地区地势险要、土地肥沃,是重要的战略要地,为刘邦提供了稳固的后方基地和丰富的人力、物力资源。刘邦以此为依托,不断发展壮大自己的势力,随后东出函谷关,联合其他诸侯,组成反楚联盟,对项羽形成包围之势。
田荣反抗,使项羽在楚汉相争的关键时刻,却无法集中全力对付刘邦,还曾被刘邦端了大本营彭城,常常处于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,导致实力受损。彭城之战中,虽然项羽的楚军战力依旧强大,以少胜多,成功收回被刘邦占领的楚都彭城,也让刘邦遭受重创,但却无法乘胜追击彻底消灭刘邦,因为齐地的田横(田荣死后继续领导齐地抗楚)仍在坚持战斗,项羽不得不回师齐地。这就为刘邦赢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,让他得以重新组织力量,与项羽进行长期对抗,并最终取得胜利。
回顾楚汉之争,如果没有田荣率先起兵反抗项羽,刘邦的命运可能会截然不同。项羽军事才能卓越,兵力强大,若没有田荣在齐地牵制,刘邦一旦在巴蜀、汉中的封地有所异动,进攻关中,项羽便会趁其立足未稳之时,迅速挥师西进,消灭刘邦。以刘邦初期的实力,很难抵挡项羽的进攻。
田荣的行动,不仅打乱了项羽的分封秩序,还为刘邦创造了发展壮大的机会。成为刘邦的“挡箭牌”,吸引了项羽的主要注意力和军事力量,使刘邦得以在关中休养生息,扩充军队,联合诸侯,逐渐扭转与项羽的实力对比。可以说,田荣在楚汉战争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,超越了萧何、张良、韩信等人,他才是刘邦能够战胜项羽、夺得天下的最大福星。
